TA的每日心情 | 开心 2023-11-10 03:29 |
---|
签到天数: 9 天 [LV.3]偶尔看看II
高级会员
- 积分
- 26902
|
萌新第一次来到这个论坛,也是第一次发表看法~小伙伴们多多关照(>ω< )
确实日本acg作品的配乐受到的关注比较少,特别是那种话题度不高的就几乎只有音乐爱好者才会去主动了解。当然还是比国内要好很多的,至少日本动画很少出现不发售OST的情况(十部里一两部的比例),特别是优秀的作品,这样高质量的配乐也不至于被埋没。
大部分的动画观众会关注的是剧情、作画、人设等比较直观的方面,而对于构图、分镜、音乐等更加深入的方面关注的人自然会少很多。按照楼主说的就来谈谈音乐方面,一般只有在超人气动画底下才能见到有很多人关注的OST分享、动画中神曲的出圈性质的使用、甚至对神曲本身音乐性的分析。具体的例子有很多,比如大名鼎鼎的泽野弘之、梶浦由记的作品,等等。这类曲子被众人知晓都是出于名人一般的效应——动画火了(两种意义)or作曲家本身就鼎鼎大名,反过来说一部不甚知名的动画即使配乐很优秀,人数基数就少那真正欣赏得到的观众自然就更少了,这个机制导致了很大一批功底扎实的配乐家名声极其有限,十余年,甚至三十余年的隐忍与刻苦也得不来一次出名的机会。反过来说,一位不甚知名的作曲家因为接到了一部后来话题度高的番剧,而配乐的表现也不错,由此走入公众视野,获得直线上升的接单机会,也不乏众多这样的例子。
二楼的认识逻辑我超赞同,因为它正是众多对音乐有兴趣的动画观众的认识途径。入坑ACG八年了(2014),其中的第二年(2015)就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动画的优秀配乐来听,第五年(2018)开始研究自己喜欢的动画配乐的写作技巧,一直持续到现在了。这个入坑时长当然算不上老二次元(笑),不过在动画配乐方面我觉得还是可以挤一点东西出来的2333,二楼的说法我想补充一点,动画——>配乐家——>他的其他动画配乐作品,如此循环。这个过程是良性的,因为它形成了T型认知的结构——兼有了解更多番剧的广度,同时有强化对同一位作曲家个人风格的认识之深度。
三楼如数家珍般的列举真的太令人感动了!那些作曲家我几乎都认识!!(除了火影的那位,惭愧ing)这样的列举思路也正是验证了我前面提到的,话题度高的动画引起了对这部动画作曲家的好奇,从而有了更多的知名度。
说实话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熟悉的名字我都要开心得跳起来了!他们大多都有一定的功底,而不是花架子。正好兴起,我这里想冒昧地为这些作曲家(有几位我不甚熟悉我就没有敢写进去)写作配乐的音乐性来排一下名(仅仅是个人的意见哦,小伙伴们轻喷ww)(另外注意这里我没有提功能性,如果要涉及这方面的话排名会有颠覆性的变动,难度也会直线上升)
1、佐藤直紀:
当之无愧的第一,个人风格极具辨识性。他最大的特点在于善于使用固定音型来给听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(真的,管弦乐里用这么洗脑的音型我听着居然觉得很恰当ww)。另外虽然他不是主导动机派的作曲家,但是在同一首曲子里会把素材使用得淋漓尽致(economy of materials),而且兼具反复与发展,推动情绪的手法虽然传统,但十分高超。和声的运用没有爵士里那么地复杂激进,但是特别擅长使用具有古典色彩的七和弦(属七,半减七,小大七等和弦),让音响产生独特而偏向古典般的效果。能在动画配乐里做到这一点的,屈指可数。还有,在动画配乐里能够时不时透露出东方人的气质(内敛中蕴藏着风暴),我还真没见过有其他日本70后的作曲家能表露出这种气质!如果不熟悉暗杀教室和他的几部剧场版动画的配乐,可以去了解一下东京奥运会颁奖仪式的配乐,这样即使不了解他的配乐,从日本配乐界的地位看,这也是位绝对的大佬!
2、松田彬人、加藤達也、藤澤慶昌:
前两位和佐藤一样是典型的学院派作曲家,基本功扎实,四大件写得得心应手。松田的京吹是他配乐的集大成者,为吹奏部写的几首著名管乐实在是精美、严谨又灵动,他为动画的配乐有青春一般的悸动,也有宛若长者般的沉稳,是一位十分擅长日常番剧配乐的实力派。
加藤達也的配乐同样发挥十分稳定,从不失手。他为石纪元、食戟之灵、政宗君等动画的配乐属于中小型编制管弦质量上乘的作品,是稳定且传统的配乐风格。
作为三位第二梯队的作曲家之一,藤泽并非科班出身,但是对管弦写作的理解丝毫不比前两位差。无论是宝石之国一整张OST的中小配置的管弦乐配乐,还是同一年游戏人生的电子管弦乐,能看出他在四大件方面的造诣很深:配器简直严谨与灵动兼得,旋律张力十足,对位也很华丽,而且作为电影配乐,整体意识很强,十几处动机有很明确的剧情指向,真的很难得。
如此优秀的三位作曲家,我个人将他们排在第二梯队也是有原因的。松田彬人的基本功是三位作曲家中最扎实的,但是他的配乐略微缺乏了创意,纯钢琴独奏的写作不够丰富,同时他受日本作曲系的教科书影响,能听出配乐中十分明显的“微笑曲线”,这个毛病在藤泽的配乐中更加严重。加藤達也则在写旋律方面能力不足,他为食戟之灵这么长篇幅的配乐也没有多少抓耳的旋律。
3、上松範康、高梨康治:
前者隶属于EG团队,拥有丰富的为acg作品配乐的经验,同时在弦乐写作方面十分擅长,应该说是acg配乐界与日本流行音乐界接壤的作曲家了。他的旋律十分日系,律动丰富,和声也很日系,为乐队四件套的编写十分娴熟。
后者的配乐风格是当今动画配乐中业已十分少见的和风。除了几位已入古稀之年的老派作曲家,没有配乐家能写出如此正统的和风了。他的旋律深刻,荡气回肠。除了和风,摇滚&金属出身的他写燃曲可是信手拈来,最近他配乐的一部异世界作品也展现了他写管弦不浅的功力。
那么这两位排第二梯队的原因,前者仍然受微笑曲线影响,而且是重度患者,另一方面,他在管弦上缺乏相应的造诣,写作偏向流行而没有体现出能比肩前三者的基本功。后者的作曲四大件功力不够,旋律深刻但是缺乏对位,和声极具色彩但是缺乏内声部运动,管弦配器的织体也较为单一。
4、植松伸夫:
他为FF的配乐应该说是游戏的亮点了,全程管弦的配乐还是十分大胆的,对于音区的填充和乐句的规整性也有一定的意识,配器也算是中规中矩。
排第四原因很明显,FF的配乐一听就知道是midi音乐,十分机械;配器有一定的整体意识,但是不会使用乐句素材;复调显然不会写,旋律也是一团混乱,没有章法;旋律尝试模仿西幻,但是形仅仅学了个半吊子,旋律显得做作刻意,神就更不用说了;管弦里写切分也是让人匪夷所思。
5、阿保剛:
这位属于gal界里配乐水平最高的一批作曲家之一了。学院派出身让他的写作相比同一业界的其他人更加严谨与规整,和声的运用也显得十分空灵,具有较强的色彩,钢琴编写也很有规则,特别是命运石之门的几首神曲如believe me 和main theme,这些都是让他脱颖而出的亮点。
至于排在第五批的原因,很简单,他的四大件水平不行。配器空洞,复调普通,旋律虽然较为规整但是缺乏整体感,在音乐性上值得分析的地方太少了。
6、麻枝准、水月陵:
钢琴编写可圈可点,在配乐业界算是一股清流,有自己独特的气质。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探索音乐而非学院派的康庄大道,也诞生了这样独特的音乐。
排在这里很简单,他们除了钢琴,别的什么也写不来了,其中水月陵还稍微会一些小编制配器。旋律有一定的动机意识,但是很明显作曲家本身没有这个概念。即使是单拿钢琴来说,他们的写作能力也仅仅算是动画配乐界的中等水平。旋律没有太多章法,缺乏互相联系,音响效果贫瘠。
7、横山克、林友树:
这......他们真的会写音乐吗?叠叠音色就能写配乐的写作方法我也想学.jpg(x)
前者说实话只有一张配乐我觉得质量还算过得去:《寄宿学校的朱丽叶》,里面管弦写得意外地不错,可惜在动画里的表现力实在不够(显然这是音响监督的锅),其他是真的没有亮点(无奈);后者就没什么好说的了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的俗套流行音乐,鬼子学院能有这个程度的配乐真的谢天谢地了噢(笑哭)
8、折户伸治
哼一段旋律就能成为作曲家,这么好的事我也想要.jpg
旋律空洞,没有灵魂,简直像是机器写出来的曲子,不听也罢。球泳里的配乐更是离谱了,一团糨糊的旋律可真的没有比全程loop的架子鼓更加般配的搭档了噢。
以上仅仅是就个人审美的观点,小伙伴们手下留情w |
评分
-
查看全部评分
|